轴承外圈断面磁痕缺陷的常见因素

  • 发布时间:2022-08-05




金属热加工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缺陷,如锻造加工中,锻造过热产生的空洞、微裂纹很可能会成为轴承接触疲劳失效的疲劳源。中华轴承网简称(华轴网)下面举一个铁路上某个轴承外圈断面磁痕的列子,希望大家滴轴承锻造加工常见的一些问题能有所了解。

1、轴承表面常见的一些缺陷

在轴承生产过程中,轴承表面出现类似坑状缺陷,有以下几种可能:机械伤、腐蚀坑、锻造过烧孔洞露头以及原材料缺陷等。其中,机械伤是由于零件表面受到撞击或磕碰产生的痕迹,腐蚀坑是由于零件表面接触到腐蚀介质导致表面产生坑状腐蚀痕迹,这两种缺陷从产生机理上决定了其不会出现在零件内部。而原材料缺陷为冶金缺陷,其在更终成品零件上的分布相对来说是无规律的;锻造过烧孔洞为热加工缺陷,其分布于组织内部偏析严重部位。这两种缺陷不会仅分布于零件表面。

 

2、轴承加工过程

众所周知,轴承加工过程中,轴承钢只经历三个较高温度(800℃以上)的加工过程:热轧成型、锻造成形和热处理贝氏体淬火过程。一般来说,在三个加热过程中,热处理淬火加热温度要低于锻造温度和热轧成型温度。而磁痕轴承套圈的组织评级合格,证明热处理过程没有出现过热状况,故轴承套圈内孔洞的产生应不是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

3、此次轴承外圈断面磁痕的原因

经过分析,得知此次轴承套圈孔洞在棒料中就已经出现了,经钢材供货厂分析得知,钢锭开坯轧制时温度过高导致钢材组织偏析部位低熔点物质融化,产生局部过烧,是产生显微孔隙的一个根本原因。

由于细小孔洞分布于碳化物聚集位置,说明碳化物带上的低熔点物质首先融化并产生空隙,形成孔洞。综合以上分析,该套圈端面磁痕的产生与原材料显微孔隙有关。

4、轴承外圈断面磁痕缺陷的常见因素

1)轴承外圈端面磁痕常见因素之一是由于原材料显微孔隙和碳化物呈带状聚集分布所致。

2)轴承外圈端面磁痕常见因素之二显微孔洞产生的原因与轴承钢热轧过程有关。

本文网址:http://www.njbzcd.com/news/305.html
找不到任何内容

联系我们

联系人 : 陈经理

联系电话 : 15395332285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经济开发区汇智产业园科创大厦A座402室

版权所有·南京百赞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备案号:苏ICP备2025191831号-1|网站地图

在线客服